首页

品丝论足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21:23:11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82598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30秒】贺晗委员:数据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3月2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海南省气象台2024年3月27日4时28分变更大雾黄色预警信号为海上大雾橙色预警信号:琼州海峡海面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且可能持续到10时,建议交通、航运等部门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山西省9610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破万件

徐泓认识刘东,源于学术往来。多年前,徐泓协助当时尚健在的老师、台湾儒家学者毓鋆接待刘东一行并洽谈合作。不幸的是,原计划的事宜因毓鋆先生离世未能达成,徐泓说,没承想,“再续前缘”会是因为自己的捐书“烦恼”。

(新春走基层)一碗“糊粒羹”闹元宵

据介绍,2024年,辽宁省民政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各市制定出台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政策。围绕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推动养老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倾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组织实施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加快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供养服务机构整合力度,指导各市发挥“农村幸福院”功能,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水平评价,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养老护理员能力素质。

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发表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福建莆田市已于今天11时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二级,并要求所有渔船、渔排的主要劳动力于24日12时之前全部就近回港撤离,确保安全。目前,平海镇已基本完成船舶和渔排加固,人员撤离上岸。

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传递哪些关键信息?

“我想,每年的‘岁修’是都江堰至今还能使用的关键之一,这是一种很宝贵的习惯,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卓怡然还提到,都江堰景区的建筑都古色古香,当地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不改变其原貌,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感受古人的智慧。(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